一、割边的目的
    一般来说,割边的目的有两个:
    1.把一块线路板从覆铜板上分离出来;
    2.线路板有一定的外形设计,要求成品板与图纸相符合。
二、割边的形式
    主要有三种形式的割边:
    1.外框,要求割边刀向外偏移;
    2.内框,要求割边刀向内偏移;
    3.内部线条,需要考虑线条宽度。若线条宽度大于雕刻刀直径,算法同内框;若线条宽度小于或等于雕刻刀直径,算法同内框。
三、割边主要技术难点
    根据割边形式的不同,割边操作主要有以下技术难点
    1.割边的形式的判断
    首先要根据KEEPOUT线条分别判断出外框、内框和内部线条,针对不同的形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。这是必须的前提条件。
    2.割边刀直径的影响
    割边刀有一定的宽度,如果忽略了,成品板尺寸会比图纸要求的小;
    A.外框,要求割边刀向外偏移;
    B.内框,要求割边刀向内偏移;
    C.内部线条,理想的做法是根据线条宽度,抠掉一个内框。但线条宽度小于雕刻刀直径时,会变得无法下刀,这时候需要提醒用户。也有一些厂家会直接选择从KEEPOUT中心下刀。
    3.割边要先内后外
    一般线路板采用双面胶或定位销固定,若先割了外框,线路板已经可以移动,再割内框时,无法保证精度,甚至会损伤刀具。
    常规的做法是先内部线条,再内框,最后外框。但在实际应用中,内部线条和内框的顺序并不是太重要。
四、割边模式
    常见的割边模式有以下三种:
    1.矩形割边
    仅读取线路板尺寸,按照矩形把线路板割下来。
    该方式技术难度低,易实现,但无法制作异形板。
    2.中心割边
    完全按照用户KEEPOUT层的中心下刀。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、修改KEEPOUT层达到理想的效果,但该方法无法实现先内后外的割边顺序。适用于没有内部抠空的线路板。
    3.智能割边
    完全按照线路板要求,可以达到理想雕刻效果,但技术难度高,算法复杂,实现困难。
五、其他因素
    1.根据不同的板材,割边深度、阻力、粘合力都不同。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调整雕刻速度,速度过快很容易折断割边刀。
    2.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可以考虑逐步割边,减轻割边刀的负担。例如:在微波控制中,制作一块8mm厚的板子,可以每次割边3毫米,分3次完成。
    3.一旦发现线路板没有固定牢,出现晃动或抖动,很容易折断割边刀,需要立刻停止割边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点击咨询
点击咨询
             18601007320
18601007320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